光缆一公里衰减多少db-科兰
光缆每公里的衰减范围因光纤类型、工作波长、制造工艺及使用条件而异,典型值如下:
一、按光纤类型和工作波长划分
单模光纤
1310nm波长:衰减系数通常为 0.3~0.4 dB/km,典型值为 0.35 dB/km(国际电信联盟标准)。
1550nm波长:衰减系数通常为 0.18~0.25 dB/km,现代工艺可逼近理论极限 0.15 dB/km(如跨海光缆实测平均损耗为 0.198 dB/km)。
适用场景:长距离传输(如跨城、跨海通信),优先选择1550nm波长以降低损耗。
多模光纤
850nm波长:衰减系数通常为 2.0~3.5 dB/km,短波长下吸收较强。
1300nm波长:衰减系数通常为 0.5~1.5 dB/km,平衡了衰减与色散。
适用场景:短距离传输(如数据中心内部、局域网),成本较低但损耗较高。
二、影响衰减的关键因素
制造工艺
光纤内杂质(如过渡金属离子)会导致吸收损耗增加,优质光纤通过化学提纯可降低杂质含量。
预制棒折射率波动、拉丝温度控制不佳会引发结构缺陷,增加散射损耗。
先进工艺:优化沉积工艺可使衰减降至 0.2 dB/km 以下(1550nm波长)。
弯曲与挤压
光纤弯曲半径小于 30mm 时,1550nm波长信号衰减呈指数增长(如宏弯损耗)。
温度每下降 10℃,宏弯损耗增加 0.02 dB/km(需注意环境温度控制)。
连接与熔接损耗
连接器损耗:每个ST/SC连接器约 0.5 dB,APC型连接器需定期清洁以避免污渍积累。
熔接损耗:典型值为 0.1 dB/点,机械微弯点可能产生 0.35 dB 峰值损耗。
三、工程案例与标准参考
10公里单模光纤链路
含2个连接器和1个熔接头,总损耗为 6.8 dB,折算每公里衰减 0.68 dB(含接头损耗)。
光衰理想范围:普通光纤宽带为 -20 dBm 至 -25 dBm;若速度要求达200M,光衰需少于 -25 dBm。
国标/邮电部标准
1310nm处衰减小于 0.36 dB/km,1550nm处衰减小于 0.22 dB/km(严格把控光纤质量)。
四、选型与施工建议
光纤类型选择
长距离传输(如跨省、跨国):优先选择单模光纤(1550nm波长),损耗低且抗干扰能力强。
短距离传输(如机房内部、局域网):可选用多模光纤,成本更低但需注意模间色散限制。
施工规范
避免光纤过度弯折,确保弯曲半径≥光纤直径的10倍(如2mm光纤弯曲半径≥20mm)。
使用专业工具(如熔接机、切割刀)确保熔接质量,典型熔接损耗≤0.1 dB/点。
预留 10%~20% 的损耗余量,以应对光纤老化、环境变化(如温度波动)等潜在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