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400-650-0783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

接光纤接头时需要避免什么操作-科兰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14:01:13点击量:

  接光纤接头时,操作不当会导致信号损耗增加、连接不稳定甚至光纤损坏,因此需严格避免以下关键错误操作,并遵循规范流程:

  一、清洁与防护类错误

  未彻底清洁光纤端面

  风险:灰尘、油污或指纹会残留在光纤端面,导致熔接损耗激增(可能>1dB)或冷接后信号衰减过大。

  正确操作:用酒精棉(无水乙醇)沿同一方向擦拭裸纤,避免来回摩擦;熔接前用熔接机自带的清洁工具二次处理。

  暴露于潮湿或污染环境

  风险:水分或化学物质会腐蚀光纤端面,长期导致连接点氧化,信号质量下降。

  正确操作:在干燥、无尘的环境中操作(湿度<60%),必要时使用防尘罩或洁净工作台。

  直视光纤端面或激光光源

  风险:光纤传输的激光可能损伤眼睛(尤其是高功率场景)。

  正确操作:佩戴护目镜,避免直接观察未连接的光纤端面或工作中的激光设备。

  二、端面处理类错误

  切割角度过大或端面不平整

  风险:切割刀未调整好或操作不稳会导致端面倾斜(>1°),熔接后损耗显著增加。

  正确操作:使用专用切割刀,固定光纤后快速切割;检查端面是否平整、无裂纹(可用显微镜观察)。

  剥除涂覆层时损伤光纤

  风险:剥线钳力度过大或角度偏差可能刮伤玻璃纤芯,导致熔接点脆弱或损耗超标。

  正确操作:剥除涂覆层时保持与光纤轴向垂直,力度均匀;剥除后检查纤芯是否有划痕。

  切割长度不足或过长

  风险:切割长度过短(<10mm)可能导致熔接机无法对准;过长则浪费光纤且易弯曲受损。

  正确操作:根据熔接机要求预留足够长度(通常15-20mm),确保光纤能平稳放入V型槽。

  三、熔接与冷接类错误

  熔接参数设置错误

  风险:未根据光纤类型(如G.652D、G.657)调整放电强度、时间等参数,可能导致熔接点气泡、虚熔或过粗。

  正确操作:在熔接机中选择对应光纤模式,首次熔接时进行放电校准(Arc Calibration)。

  冷接时未使用匹配液或插入不足

  风险:冷接子内的匹配液可减少反射损耗,若未涂抹或光纤未插入到底,会导致连接不稳定。

  正确操作:确保冷接子预装匹配液,光纤插入后听到“咔嗒”声或观察到位标记。

  熔接后未及时保护熔接点

  风险:熔接点暴露易受潮或机械应力,导致损耗增加或断裂。

  正确操作:熔接完成后立即套上热缩套管,加热收缩后检查是否紧密贴合。

  四、机械操作类错误

  光纤弯曲半径过小

  风险:弯曲半径<光纤直径的10倍(如2mm光纤弯曲半径<20mm)会导致微弯损耗,甚至纤芯断裂。

  正确操作:布线时使用盘纤盒或理线架,避免光纤过度弯曲或缠绕。

  过度拉扯或扭转光纤

  风险:拉力>光纤抗拉强度(通常<5N)或扭转角度过大(>90°)会损坏光纤内部结构。

  正确操作:操作时轻拿轻放,避免光纤承受额外应力;使用铠装光纤或加强芯应对复杂环境。

  重复使用切割刀或剥线钳

  风险:刀片磨损会导致切割质量下降,剥线钳钳口变形可能损伤光纤。

  正确操作:定期更换切割刀刀片(建议每50-100次切割更换),检查剥线钳状态。

  五、测试与记录类错误

  未测试熔接损耗或误判结果

  风险:凭经验判断熔接质量可能导致隐患,实际损耗可能超标(如>0.1dB)。

  正确操作:使用OTDR或光功率计测试每个熔接点,记录损耗值并对比标准(单模光纤通常≤0.05dB)。

  忽略光纤类型匹配

  风险:将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混接会导致严重色散,信号无法传输。

  正确操作:确认光纤类型(通过标识或OTDR测试)后再进行连接。

  未标注光纤信息

  风险:未记录光纤走向、熔接点位置等信息,后期维护困难。

  正确操作:在光纤盒或配线架上贴标签,标注光纤类型、长度、熔接点位置等。

  总结:关键原则

  清洁优先:保持光纤端面、工具和环境洁净。

  精准操作:控制切割角度、剥除力度和弯曲半径。

  参数匹配:根据光纤类型调整熔接机或冷接子参数。

  保护到位:及时加固熔接点,避免机械损伤。

  测试验证:通过专业设备确认连接质量,杜绝隐患。

  通过规避上述错误并遵循规范流程,可确保光纤接头连接稳定、损耗低,满足长期使用需求。


地址:北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院北辰汇园大厦H座1102室  电话:400-650-0783  手机:010-84829853
Copyright @ 2023 Clan All Right Reserved. 科兰通讯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  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11028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