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外光缆施工与维护的“技术密码”-科兰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4:19:58点击量:
一、标准化施工流程
路由勘察:
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障碍物(如电缆、管道)。
避开化工厂、垃圾填埋场等腐蚀性区域。
光缆敷设:
直埋:挖沟深度≥1.2m(车行道下≥1.5m),铺10cm细沙垫层。
管道:采用气吹法,单次吹送距离可达3km。
架空:钢绞线垂度控制在跨距的0.5%-1%。
接续工艺:
使用熔接机(损耗≤0.05dB/点),接续盒填充防水胶。
测试OTDR曲线,确保无反射峰(表明接续良好)。
二、智能维护技术
分布式光纤传感(DFS):
沿光缆敷设传感光纤,实时监测温度(精度±1℃)、应变(分辨率1με)。
应用:某油气管道通过DFS检测到0.1℃温升,提前发现泄漏。
光时域反射仪(OTDR):
定期测试光缆衰减,生成“数字指纹”档案。
案例:通过OTDR历史数据对比,定位某段光缆老化点。
无人机巡检:
搭载红外摄像头,检测架空光缆接续盒温度异常。
效率提升:人工巡检需3天,无人机仅需4小时。
三、故障处理实战
断缆快速修复:
步骤:定位故障点→开挖→剪除受损段→熔接→密封接续盒。
工具包:熔接机、OTDR、备用光缆(长度≥故障段2倍)。
水浸光缆处理:
立即断电,用干燥空气吹干光缆。
测试衰减,若增加>0.5dB需截断重接。
鼠害预防:
在光缆周围铺设驱鼠剂颗粒。
采用防鼠型光缆(内含玻璃纤维刺)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