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蔽双绞线是如何安装的-科兰
屏蔽双绞线(STP、FTP、S/FTP等)的安装需严格遵循规范,以确保屏蔽层有效接地并发挥抗干扰作用。以下是详细的安装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安装前准备
工具与材料
工具:屏蔽网线专用剥线钳、压线钳、网络测试仪(支持屏蔽层检测)、万用表、接地电阻测试仪、电烙铁(可选)。
材料:屏蔽水晶头(RJ45-STP/FTP)、屏蔽模块(如Cat6A/Cat7屏蔽模块)、接地排、接地线(黄绿双色,截面积≥2.5mm²)、标签打印机。
辅助材料:扎带、线槽、防尘盖(用于未使用的端口)。
环境检查
确认布线路径无强电磁干扰源(如变压器、高压电缆)。
检查接地系统是否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,确保接地排与建筑主接地网连接。
线缆选择
根据场景选择屏蔽类型:
FTP:中等干扰环境(如工业控制)。
STP/S/FTP:高频干扰或高速传输(如数据中心、医疗设备)。
确认线缆类别(如Cat6A支持10Gbps/100米)。
二、关键安装步骤
1. 线缆裁剪与剥线
裁剪长度:根据实际需求预留10%余量(如10米链路裁剪11米),避免因拉伸导致屏蔽层断裂。
剥线:
使用专用剥线钳,剥除外护套约30-40mm(根据水晶头深度调整)。
关键点:避免划伤屏蔽层(尤其是铝箔层),若铝箔破损需用导电胶带修复。
分离线对时,保持双绞结构至末端(减少串扰)。
2. 屏蔽层处理
FTP线缆:
将铝箔层反折包裹外护套,确保与水晶头屏蔽壳接触。
若铝箔层带排水线(Drain Wire),需将其与接地线焊接或压接。
STP/S/FTP线缆:
分离线对屏蔽层(如每对线外的铝箔),将其与排水线一并反折。
双层屏蔽处理:外层编织屏蔽层需单独引出接地线。
3. 制作屏蔽水晶头
步骤:
将线芯按T568A/B标准排序,剪齐至13-15mm。
插入水晶头,确保线芯顶到金属触点末端。
压接水晶头时,同时压紧屏蔽壳(如STP水晶头需确保屏蔽层与金属壳接触)。
排水线处理:若水晶头有接地针,将排水线压入;若无,需单独接地。
验证:用测试仪检查屏蔽层连续性(电阻应接近0Ω)。
4. 安装屏蔽模块
步骤:
剥线后将线芯插入模块线槽,按标准排序压接。
将屏蔽层(铝箔+排水线)压入模块接地端子(通常为金属卡扣)。
扣紧模块盖板,确保屏蔽层与金属外壳接触。
验证:用万用表测量模块接地端与接地排电阻(应≤1Ω)。
5. 接地系统连接
方法:
集中接地:所有屏蔽层排水线汇总至接地排,用黄绿双色线压接。
分段接地:长距离布线时,每50-100米接地一次(需确认接地电阻一致性)。
禁忌:
避免屏蔽层形成环路(可能引入感应电流)。
禁止将排水线与电源线混接(需独立接地路径)。
三、布线与施工规范
弯曲半径:
屏蔽线缆最小弯曲半径≥6倍线缆直径(如6mm线缆弯曲半径≥36mm)。
避免90°直角弯,使用大弧度弯角或线槽过渡。
线槽与线管:
使用金属线槽(如镀锌钢)增强屏蔽效果,非金属线槽需与屏蔽层保持30cm以上距离。
线管内屏蔽线缆填充率≤40%,避免挤压导致屏蔽层变形。
分离布线:
屏蔽线缆与电源线(>220V)间距≥30cm,交叉时保持90°垂直。
避免与荧光灯、电机等设备并行布线。
标签管理:
为每根线缆两端粘贴标签,标注起点、终点及屏蔽类型(如“STP-Cat6A-A01”)。
模块和水晶头需标注端口功能(如“Data-Port1”)。
四、测试与验收
连续性测试:
使用网络测试仪(如Fluke DTX-1800)检测屏蔽层电阻(应≤0.5Ω/100米)。
验证排水线与接地排连接可靠性。
抗干扰测试:
在干扰源(如变频器)附近测试信号衰减,确认屏蔽效果。
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高频干扰(如>30MHz射频信号)。
传输性能测试:
测试链路长度、衰减、近端串扰(NEXT)、回波损耗等参数,确保符合标准(如TIA-568-C.2)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屏蔽层失效:
原因:剥线时划伤铝箔、接地线断裂、水晶头压接不良。
解决:重新剥线并修复铝箔,检查接地线连接,更换水晶头。
接地电阻过高:
原因:接地排氧化、接地线截面积不足、接地路径过长。
解决:清洁接地排,更换接地线(≥4mm²),缩短接地路径。
信号衰减过大:
原因:线缆弯曲半径过小、超过最大传输距离、屏蔽层未连续。
解决:重新布线并增大弯曲半径,缩短链路长度,检查屏蔽层连续性。
六、维护建议
定期检查接地系统(每半年一次),清理接地排氧化层。
避免在屏蔽线缆上悬挂重物或踩踏,防止屏蔽层变形。
更换设备时,确保新设备屏蔽接口与线缆匹配(如支持S/FTP的交换机端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