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送样要求要达到什么标准-科兰
一、核心性能指标要求
传输性能
带宽:需支持 250MHz 及以上带宽,符合 TIA/EIA-568-C.2 或 ISO/IEC 11801 Class E 标准。
衰减:在 250MHz 频率下,衰减值需 ≤ 19.8dB/100m(具体参考标准曲线)。
近端串扰(NEXT):在 250MHz 下,NEXT值需 ≥ 45dB(相邻线对间干扰抑制能力)。
回波损耗(RL):在 250MHz 下,RL值需 ≥ 10dB(信号反射抑制能力)。
特性阻抗:需稳定在 100Ω ± 15Ω(确保信号完整性)。
物理结构
导体规格:采用 23AWG(0.57mm) 实芯裸铜导体,确保低电阻和高导电性。
绝缘材料:高密度聚乙烯(HDPE),厚度 ≥ 0.2mm,提供电气绝缘和机械保护。
十字骨架:线缆中心需配备十字芯骨架,固定四对双绞线位置,减少串扰并保持绞距稳定性。
外护套:聚氯乙烯(PVC)或低烟无卤(LSZH)材料,厚度 ≥ 0.5mm,具备阻燃性(符合 IEC 60332-1)和环保要求。
环境适应性
工作温度:需支持 -20℃ 至 60℃ 范围,确保极端环境下性能稳定。
弯曲半径:安装时最小弯曲半径 ≥ 8倍线缆外径(如外径6.4mm,则最小弯曲半径 ≥ 51.2mm),避免物理损伤。
二、测试与认证要求
实验室测试
需通过 FLUKE DTX-1800 或同类测试仪验证,提供 衰减、NEXT、RL、ACR(衰减串扰比) 等关键参数测试报告。
测试环境需模拟最差条件(如线缆捆绑、弯曲等),确保结果可靠性。
认证标准
符合 UL 444(北美安全认证)、CE(欧盟安全合规)、RoHS(环保指令)等国际认证。
国内项目需通过 YD/T 1019-2013(通信行业标准)或 GB/T 50311-2016(综合布线国家标准)。
三、包装与标识要求
包装规范
标准包装长度:305米/轴(便于施工计算和管理)。
包装材质:防潮纸箱或木轴,避免运输中变形或损坏。
标识内容
线缆外护套需印有 品牌、型号、规格(如CAT6 UTP)、长度标记、防火等级(如CM/CMR)。
包装箱需标注 生产日期、批次号、执行标准(如TIA/EIA-568-C.2),便于追溯和质量管控。
四、送样数量与流程
送样数量
常规需求:305米/型号(满足完整测试和留样需求)。
特殊项目:根据甲方要求调整,但需确保足够长度进行性能验证和对比测试。
送样流程
提交申请:向检测机构或甲方提供产品技术参数表、认证证书复印件。
样品寄送:选择可靠物流,确保样品无损到达(建议使用木轴包装并加固)。
测试周期:通常 5-7个工作日 出具报告,紧急项目可协商加急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
避免混淆:六类线(CAT6)与超五类线(CAT5e)性能差异显著,送样时需明确标注类别。
防潮处理:线缆两端需用防水胶带密封,避免受潮影响测试结果。
兼容性验证:若项目涉及特定品牌设备(如华为、思科),建议提前确认线缆兼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