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埋光缆怎么查故障-科兰
直埋光缆故障排查需结合专业工具、系统方法和安全规范,以下是分步骤的详细排查流程:
一、初步定位:缩小故障范围
查看告警信息
通过光缆监测系统(OTDR)或网管终端,确认故障发生的具体段落(如A-B段之间)。
记录故障发生时间、光功率下降幅度等关键数据。
分析历史数据
检查近期施工记录、天气变化(如雷击、洪水)或动物活动(如鼠害)是否可能影响光缆。
对比同路由其他光缆状态,排除区域性故障(如光交箱故障)。
现场巡查
目视检查:沿光缆路由查找明显破坏点(如施工挖断、车辆碾压、火灾痕迹)。
标识物核对:确认标石、警示牌是否移位或损坏,辅助定位。
环境排查:检查光缆附近是否有积水、塌方、化学腐蚀等风险。
二、精准定位:使用OTDR测试
连接OTDR
将OTDR通过跳线连接到故障段光缆的一端(如A端),确保接头清洁无污染。
设置测试参数:波长(通常1310nm/1550nm)、脉宽(根据距离调整)、折射率(与光缆型号匹配)。
分析OTDR曲线
正常曲线:平滑下降,末端有菲涅尔反射峰。
故障特征:
断纤:曲线突然中断,反射峰消失。
弯曲/挤压:曲线局部隆起或衰减增大。
接头损耗异常:接头处反射峰高度或宽度异常。
定位公式:故障距离 = (事件点位置 × 光缆纤芯折射率) / 2(需考虑OTDR盲区)。
双向测试验证
在A端和B端分别测试,交叉验证故障位置,减少误差。
三、开挖验证与修复
标记开挖点
根据OTDR结果,在故障点前后1-2米范围内做标记,避免误挖其他设施。
安全开挖
使用人工或小型机械缓慢开挖,避免损伤光缆。
暴露光缆后,检查外护套是否有破损、变形或渗水。
故障类型判断
外力破坏:如挖断、碾压变形,需截断重接。
自然老化:如外护套开裂、纤芯衰减增大,需更换光缆。
接头盒进水:打开接头盒检查,清理积水并重新熔接。
修复与测试
熔接:使用熔接机对接纤芯,确保损耗≤0.08dB。
盘纤:将余纤规范盘绕在接头盒内,避免弯曲损耗。
密封:用防水胶带和热缩管密封接头盒,防止进水。
复测:再次使用OTDR测试修复段,确认损耗符合标准。
四、预防措施与记录
加强巡检
定期检查标石、警示牌,清理路由周边杂草和杂物。
对高风险路段(如施工区、河道)增加巡检频率。
技术防护
铺设塑料管或钢管保护光缆,设置警示带。
在关键节点安装光缆监测终端,实时预警故障。
完善记录
记录故障位置、原因、修复方法及材料,建立故障档案。
更新光缆路由图,标注潜在风险点。
五、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开挖前确认地下管线分布,避免触电或燃气泄漏。
工具校准:定期校准OTDR,确保测试精度。
团队协作:复杂故障需多人配合,一人操作OTDR,一人指挥开挖。
通过系统排查和规范操作,可高效定位并修复直埋光缆故障,同时降低未来风险。